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味,打造办学品牌,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发展态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我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队伍。其中体育教研组组长刘刚酷爱太极拳,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修炼。早在中学时代,他就非常爱好太极拳,曾多次参加专业培训和相关比赛,取得优秀成绩,具有一定的太极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到我校工作以来,他积极组建学校太极拳精英团队,任主教练,带领学生常年坚持训练,充分调动了我校师生学练太极拳的积极性。体育专职教师吕文艳是体育科班出生,受过正规体育教育,在淮安师范体育班学习期间就对太极拳产生浓厚兴趣,专门选修太极拳这门课程,毕业后一直担任我校专职体育教师,她不但能够协助刘刚搞好学校精英团队建设,任副教练,还为我校中高年级建立了20多个太极拳兴趣小组,并认真进行指导训练。在两位教练的影响和带动下,我校师生学练太极拳的热情空前高涨,全体师生强烈要求学练太极拳。目前,全校上下学练太极拳已蔚然成风,氛围浓郁,充分说明了我校开展太极拳特色训练已具有一定基础,这就为加快我校太极拳特色建设提供了极好条件,使我校创建太极拳特色学校成为可能。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武术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为特色办学理念,以阳光武术为载体,坚持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养性、以武强志、以武展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不断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培养武术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为特色办学理念,以太极拳为突破口,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抓手,以群众武术和竞技协同发展为重点,通过“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推进,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成为全县太极拳特色学校,成为全县太极拳人才培养基地,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精品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2、年度与学期目标:
第一阶段:创建特色项目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年度目标:
进一步规范太极拳教学行为,根据学校实际选准创建的特色项目—太极拳,制定规划,初步构建特色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以大课间和其他课外体育活动为特色建设活动载体,建立师生精英团队,集中全力,狠抓特色训练,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太极拳大课间特色活动模式,即形成特色项目。
学期目标:
第一学期(2011.3—2011.7)
A、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师生及社会有关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聘请相关专家对我校创建目标进行充分论证,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
B、全面制定发展规划 ,初步构建优势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C、从中高年级学生中精选40名,低年级20名,组建学校精英团队,由教练组织进行特别训练。
D、全体教师和中高年级学生全部完成24式《简易太极拳》训练任务,并达到动作规范;低年级学完1-4组,幼儿园1-2组。
第二学期:(2011.8—2011.12)
A、规范太极拳教学行为,围绕特色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B、 开发校本武术,初步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大课间武术活动模式。
C、开展校级特色课题研究,积极推动特色项目建设。
D、加快精英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E、进一步提高中高年级杨式简易太极拳训练水平,要求不仅动作规范,而且富有神韵。低年级学完5-8组。幼儿园学完3-4组。
第二阶段:形成学校特色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
年度目标:
在完善太极拳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成立多个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并使大课间活动更科学、规范、有效,从而以点带面,促进其他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使教师、学生大面积参与学校体育运动,掌握技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通过教师指导、参与、比赛把学生从课堂带到操场,走向社会。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即形成学校特色。
学期目标:
第一学期(2012.1—2012.6)
A、进一步完善太极拳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
B、县级研究课题太极拳特色项目立项,联系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课题研究活动,及时解决特色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C、学校精英团队已达到相当高的训练水平,能引领全校师生有效开展特色活动。
D、中高年级学完陈式8组太极拳,并达到动作规范;低年级学完杨式太极拳全套,动作符合标准;幼儿园学完杨式太极拳5-6组。
第二学期:(2012.7—2012.12)
A、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以特色训练为龙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B、特色项目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效,研究成果在全镇学校开始推广。
C、突出重点,加快学校特色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武术太极拳训练质量,使教师、学生大面积参与学校特色体育运动,掌握技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激发潜能,奋发向上,由此推动学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D、中高年级学完陈式8组太极拳,低年级学完杨式太极拳全套,不仅做到动作规范,而且富有神韵;幼儿园学完杨式太极拳7-8组。
E、归纳、总结太极拳蕴含的体育精神,使它成为学风、班风、教风和校风,使特色体育起到育德、益智、强志、健体、养性的作用,从而形成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第三阶段:建成特色学校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 )
年度目标:
通过近三年的打造,以点带面,从特色体育的崛起,带动五育并举,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强志,以武养性,以武展美,使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在学生有个性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为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目标。
学期目标
第一学期:(2013.1—2013.6)
A、学校充分体现特色发展的显性标志,特色建设的层次不断提升。
B、申报市级特色课题研究,不断拓展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重视特色科研成果的孵化作用,推进特色建设向纵深发展。
C、师生全员参与到特色项目的学习、训练和展示活动中。师生潜能得到开发,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D、中高年级掌握杨式和陈式两套太极拳训练技巧,具有较高质量;低年级学完一套杨式太极拳全套技术,并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幼儿园学完全套杨式太极拳,动作比较规范。
第二学期:(2013.7—2013.12)
A、学校充分体现特色发展的隐性标志,特色教育已经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B、特色教育的模式已经形成,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得到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肯定。
C、全校学生全面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达到整齐划一,充满神韵,达到很高的训练水平和质量标准,得到专家的认可。
D、特色已是学校的象征,特色已成为学校的办学个性,特色就是学校。学校特色建设达到相当的社会认可度。在特色教育的理念引领下,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空前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健全机制,加强领导
为了有效地指导、督查和管理我校特色建设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由校长朱成轩任组长,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钱士海为副组长,教导处、政教处、少先队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钱集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苏正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学校把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总体规划和每学期工作计划,并建立校长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管理责任体系。
2、加强特色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特色教师主要存以下问题:一是特色教师数量不足,二是质量不高。解决措施如下:
(1)、合理确定特色教师的数额。在全校教师中精心挑选符合条件的5名青年教师作为特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以特色教师为主,专兼职体育教师为补充的特色教师队伍。
(2)、组织开展特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组织全校体育教师开展以特色技能竞赛、特色理论知识竞赛、特色体育论文评比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创造条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各种切磋技艺展示才艺的条件和机会,积极组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全面提升特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强化特色教师培训工作。从2011年开始,每学期举办一次特色教师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在我校开设特色讲座,加强特色教师继续教育,选派教练员外出参观学习,提高特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3、科学制定特色行动计划
为如期如实达到创建目标,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步骤:一是逐层分散训练。即先由特色教师对所有班主任进行培训,班主任再对每班选出的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二次培训,最后各班进行全员培训。二是集中统一训练。即在特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全校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面为主。训练对象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小学中高年级→小学低年级→幼儿园。在时间安排上,主要利用体育课和每天两个大课间活动以及适当安排一些节假日时间坚持训练。
4.营造浓厚校园特色体育文化。
张贴有关特色体育、全民健身有关标语,利用墙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5.家校结合,进一步推动特色学校建设。
通过发告家长书、举办家长座谈会、书面联系卡等形式,宣传开展特色体育运动和国家有关体育的政策法规;将特色体育知识的传授纳入家长学校教学计划,引起家长对孩子体育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学习环境,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特色体育竞技活动。
6、积极开展特色体育科研工作。
围绕太极拳特色体育活动,继续做好县、市级课题研究工作,三年内学校申报两个县级及以上有关特色体育方面的科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校行政和体育组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组 长: 朱成轩
副组长:钱士海、祁正国
组 员:政教主任 教务主任教科主任 体育教师 各班班主任
2.经费保障。
确立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每年优先保障教师训练费、购置服装费、教练和学生奖励以及外出比赛等费用。积极筹措资金修建标准训练场所。
3.政策保障。
学校不断修订完善一系列关于特色体育方面的制度,诸如:特色体育经费预算制、特色体育成绩奖励制等特色体育工作导向政策,保障学校特色体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4.评估考核保障。
每学期期终对特色体育创建工作进行考核,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使学校的创建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奋进。
钱 集 中 心 小 学
二 0 一 一 年 九月